热烧伤
烧伤可由热水 蒸气 火焰 电流 激光 放射线 酸 碱 磷等种因子引起。通常所称的或狭义的烧伤 是指单纯由高温所造成的热烧伤 在临床上常见。其他因子所致的烧伤则冠以称之 如电烧伤 化学烧伤等。
1.热烧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
“烧伤”可由热水 蒸气 火焰 电流 激光 放射线 酸 碱 磷等种因子引起。通常所称的或狭义的烧伤 是指单纯由高温所造成的热烧伤 在临床上常见。其他因子所致的烧伤则冠以称之 如电烧伤 化学烧伤等。热烧伤是由热水 蒸气 火焰 电流等高温所造成的。
2.热烧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
1 休克早期多为低血容量性休克。继而并发感染时 可发生脓毒性休克。特重的烧伤因强烈的损伤刺激 可立即并发休克。
2 脓毒症烧伤使皮肤对细菌的屏障作用发生缺陷;较重的病人还有白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减弱。故容易发生感染。致病菌为皮肤的常存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)或外源性沾染的细菌(如绿脓杆菌等)。化脓性感染可出现在创面上和焦痂下。感染还可能发展成为脓毒血症 脓毒性休克。此外 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后 尤其在全身衰弱的病人 可继发真菌感染。
3 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可能有多种原因 如呼吸道粘膜烧伤 肺水肿 肺不张 脓毒症等。还可能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梗塞 导致急性呼吸衰竭。
4 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休克前后有肾缺血 严重时肾小囊和肾小管发生变质;加以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 感染毒素等均可损害肾 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。
5 应激性溃疡和胃扩张烧伤后发生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 溃疡 出血等 称为Curling溃疡 可能与胃肠道曾经缺血 再灌流后氢离子逆流损害粘膜有关。胃扩张常为早期胃蠕动减弱时病人口渴饮多量水所致。
6 其他心肌功能降低 搏出量可减少 与烧伤后产生心肌抑制因子 感染毒素或心肌缺氧等相关。脑水肿或肝坏死也与缺氧 感染毒等相关。值得注意 烧伤的病死常为多系统器官衰竭所致。
3.热烧伤有哪些典型症状
? ? ? 一 烧伤的面积和深度.
如上所述 这两个条件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。
1 面积的估计以烧伤区占体表面积%表示 研究者曾提出几种估计方法 中国现有中国新九分法和手掌法 后者用小面积烧伤。
新九分法是将人体各部分别定为右干个9% 主要适用于成人;对儿童因头部较大而下肢较少 应稍加修改 具体方法见表一;并可绘制成图附于病历以标明。
2 浓度的识别按热力损伤组织的层次 烧伤分为1° 浅Ⅱ° 深Ⅱ°和Ⅲ°。
Ⅰ°烧伤:仅伤及表皮 局部呈现红肿 故又称红斑性烧伤;有疼痛和烧灼痛 皮温稍增高 3~5日可好转痊愈 脱屑而不留瘢痕。
Ⅱ°烧伤:深达真皮 局部出现水泡 故又称水泡性烧伤 ①精选Ⅱ°者仅伤及真皮浅层 一部分生发层健存 因渗出较多 水泡较饱满 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;创底肿胀发红;有剧痛和感觉过敏;皮温增高 若无感染等并发症 约2周可愈 愈后不留瘢痕 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 皮肤功能良好 ②深Ⅱ°者伤及真皮深层 尚残留皮肤附件 因变南的表层组织稍厚 水泡较小或较扁薄 感觉稍迟钝 皮温也可稍低 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 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;表面渗液少 但底部肿胀明显 若无感染等并发症 3~4周可愈 因修复过程中间有部分肉芽组织 故留有瘢痕 但基本保存了皮肤功能。
二 烧伤严重性分度
为了设计治疗方案 特别是处理成批伤员时 筹组人力 物质条件 需要区别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中国常用下列分度法:
轻度烧伤:Ⅱ°烧伤面积9%以下。
中度烧伤:Ⅱ°烧伤面积10%~29%;或Ⅲ°烧伤面积不足10%。
重度烧伤:总面积30%~49%;或Ⅲ°烧伤面积10%~19%;或Ⅱ° Ⅲ°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 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 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。
特重烧伤:总面积50%以上;或Ⅲ°烧伤20%以上;或已有严重并发症。
另外 临床上还常称呼小 中和大面积烧伤 以示其损伤轻重 但区分标准尚久明确 故病历记载仍应明确面积和浓度。
三 局部病变
热力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 不同层次的细胞因蛋白质变性和酶失活等发生变质 坏死 而后脱落或成痂 强热力则可使皮肤 甚至其深部组织炭化。
烧伤区及其邻近组织的毛细血管 可发生充血 渗出 血栓形成等变化 渗出是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结果 渗出液为血浆成分(蛋白浓度稍低) 可形成表皮真皮间的水泡和其他组织的水肿。
四 全身反应
面积较小 较浅表的热烧伤 除疼痛刺激外 对全身影响不明显 面积较大 较深的热烧伤 则可引起下述的全身性变化。
1 血容量减少伤后24~48小时内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血浆成分丢失到组织间(第三间隙) 水泡内或体表外(水泡破裂后) 故血容量减少 严重烧伤后 除损伤处渗出处 其他部位因受体液炎症介质的作用也可有血管通透性增高 故血容量更加减少 除了渗出 烧伤区因失去皮肤功能而蒸发水分加速 加重了脱水。
机体在血容量减少时 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 降低肾的泌尿以保留体液 并产生口渴感 毛细血管的渗出经高峰期后可减少至停止 组织间渗出液可逐渐吸收 然而 如果血容量减少超过机体代偿能力 则可造成休克。
2 能量不足和氮负平衡伤后机体能量消耗增加 分解代谢加速 出现氮负平衡。
3 红细胞丢失较重的烧伤可使红细胞计数减少 其原因可能是血管内凝血 红细胞沉积 红细胞形态改变后易破坏或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故可出现红蛋白尿和贫血。
4 免疫功能降低伤后低蛋白血症 氧自由基增多 某些因子(如PGI2 IL-6 TNF等)释出 均可使免疫力降低;加以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吞噬和杀灭作用也削弱 所以烧伤容易并发感染。
五 全身性反应和并发症
中度以上烧伤的严重性实际包含其全身反应和并发症 并发症甚至可使轻度烧伤病人发生危险 预防或减轻并发症 则可促使烧伤病人顺利或转好治愈 为此 必须重视烧伤的全身性反应和并发症的早期表现。
低血容量的表现 主要有口渴 唇干 尿少 脉率增快 血压偏低 红细胞比积增高等 如发生休克 可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出冷汗或肢端凉湿 脉搏细弱或触不清 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到 尿量甚少或导尿始能观测尿量 中心静脉压降低等。
烧伤容易并发感染 创面上的化脓易发现 坏死组织 焦痂下的感染和全身性感染 则可能被忽视 此时病人体温明显上升 白细胞及其中性百分率明显增多;但重病人的体温反可降低 白细胞可不增多或减少 应取创面分泌物和血液 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。
还要根据烧伤严重程序 监测肾 肺等重要器官功能 例如:对肾功能改变 除了计算每小时尿量 还要化验尿常规(含比重) 测定血/尿肌酐 血/尿钠等 对肺部改变 除了呼吸系统的理学检查 需要时摄X线胸片和血气分析等检查 总之 要及时发现和诊断烧伤的各种并发症 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
4.热烧伤应该如何预防
正确施行现场急救 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好基础。反之 不合理或草率的急救处理 会耽误治疗和妨碍愈合。
1 保护受伤部位①迅速脱离热源。如邻近有凉水 可先冲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温度。②避免再损伤局部。伤处的衣裤袜之类应剪开取下 不可剥脱。转运时 伤处向上以免受压。③减少沾染 用清洁的被单 衣服等覆盖创面或简单包扎。
2 镇静止痛①安慰和鼓励受伤者 使其情绪稳定 勿惊恐 勿烦躁。②酌情使用安定 哌替啶(杜冷丁)等。因重伤者可能已有休克 用药须经静脉 但又须注意避免抑制呼吸中枢。③手足烧伤的剧痛 常可用冷浸法减轻。
3 呼吸道护理火焰烧伤后呼吸道受烟雾 热力等损害 须十分重视呼吸道通畅 要及时切开气管(勿等待呼吸困难表现明显) 给予氧气。已昏迷的烧伤者也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此外 注意有无复合伤 对大出血 开放性气胸;骨折等应先施行相应的急救处理。
5.热烧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
热烧伤的诊断主要是临床表现 检查:尿常规 白细胞分类计数 红细胞计数(RBC) 全血容量 血常规 细菌感染免疫检测 脉搏 血压。
6.热烧伤病人的饮食宜忌
1 烧伤感染期的食疗方法。
2 因存在超高代谢 烧伤患者的能量需要量显著增高。
3 烧伤患者不仅要供给足够能量 还必须供给充足的蛋白 以纠正严重的负氮平衡。
4 治疗中随着蛋白质的合成增加 钾需要量也相应增加 氮和钾必须同时补充 以促进氮有效作用。其他元素如锌 镁 磷 铁 铜 钙等 均应充足补给。
7.西医治疗热烧伤的常规方法
一 治疗原则
1 保护烧伤区 防止和尽量清除外源性沾染。
2 预防和治疗低血容量或休克。
3 治疗局部和全身的感染。
4 用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并尽量减少瘢痕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畸形。
5 预防和治疗多系统器官衰竭。
对于轻度烧伤的治疗 主要是处理创面和防止局部感染 并可使用少量镇静药和饮料。
对于中度以上烧伤 因其余全身反应较大和并发症较多见 需要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重。在伤后24~48小时内要着重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。对于创面 除了防治感染以外 要尽力使之早日愈合 对Ⅲ度者尤应如此。如能达到这两点要求 则中度以上烧伤也能较顺利地治愈。
二 现场急救
? ? ? 正确施行现场急救 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好基础。反之 不合理或草率的急救处理 会耽误治疗和妨碍愈合。
1 保护受伤部位①迅速脱离热源。如邻近有凉水 可先冲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温度。②避免再损伤局部。伤处的衣裤袜之类应剪开取下 不可剥脱。转运时 伤处向上以免受压。③减少沾染 用清洁的被单 衣服等覆盖创面或简单包扎。
2 镇静止痛①安慰和鼓励受伤者 使其情绪稳定 勿惊恐 勿烦躁。②酌情使用安定 哌替啶(杜冷丁)等。因重伤者可能已有休克 用药须经静脉 但又须注意避免抑制呼吸中枢。③手足烧伤的剧痛 常可用冷浸法减轻。
3 呼吸道护理火焰烧伤后呼吸道受烟雾 热力等损害 须十分重视呼吸道通畅 要及时切开气管(勿等待呼吸困难表现明显) 给予氧气。已昏迷的烧伤者也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此外 注意有无复合伤 对大出血 开放性气胸;骨折等应先施行相应的急救处理。
三 创面处理
Ⅰ°烧伤创面一般只需保持清洁和防避再损伤 面积较大者可用冷湿敷或市售烧伤油膏以缓解疼痛。
Ⅱ°以上烧伤创面需用下述处理方法。
1 创面初期处理指入院后当即处理 又称烧伤清创术 目的是尽量清除创面沾染。但已并发休克者须先抗休克治疗。使休克好转后方可施行。
修剪毛发和过长的指(趾)甲。擦洗创面周围的健康皮肤。以灭菌盐水或消毒液(如新洁尔灭 洗必泰 杜灭芬等)冲洗创面 轻轻拭去表面的沾附物 已破的水泡表皮也予清除 直至创面清洁。清创除了小面积烧伤可在处置室内施行 一般均应在手术室内施行。为了缓解疼痛 先注射镇痛镇静剂。
2 新鲜创面用药主要为了防治感染 促使创面消炎趋向愈合。应根据烧伤的浓度和面积选择药物。
(1)小面积的Ⅱ°烧伤 水泡完整者 可在表现涂以碘伏或洗必泰等;然后吸出泡内液体 加以包扎。
(2)较大面积的Ⅱ°烧伤 水泡完整 或小面积的水泡已破者 剪去水泡表皮;然后外用“湿润烧伤膏”(中西药合制)或其他烧伤膏(含制菌药和皮质醇) 或用其他制攻的中西药药液(可以单层石蜡油纱布或药液纱布使药物粘附于创面)。创面暴露或包扎。
(3)Ⅲ°烧伤表面也可先涂以碘伏 准备去痂处理。
注意:创面不宜用龙胆紫 红汞或中药粉末 以免妨碍创面观察 也不宜轻易用抗生素类 因为容易引起细菌耐药。
3 创面包扎或暴露创面清洁和用药后可以包扎或暴露。包扎敷料可以保护创面 防止外源性沾染 吸收一部分渗液和辅助药物粘附于创面。但包扎后不便观察创面变化 阻碍体表散热 并不能防止内源性沾染 包扎过紧可影响局部血运。暴露创面可以随时观察创面变化 便于施布药物和处理创痂。但可能有外源性沾染或受到擦伤。所以这两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。
(1) 肢体的创面多用包扎法 尤其在手部和足部 指与趾应分开包扎。躯体的小面积创面也可用包扎法 先将一层油纱布或几层药液纱布铺盖创面 再加厚2~3cm的吸收性棉垫或制式敷料 然后自远而近以绷带包扎(尽可能露出肢端) 均匀加压(但勿过紧)。包扎后 应经常检视敷料松紧 有无浸透 有无臭味 肢端循环等 注意有无高热 白细胞明显增多 伤处疼痛加剧等感染征象。敷料松脱时应再包扎 过紧者稍予放松。敷料浸透者须更换干敷料 如无明显感染 其内层可不必更换。如已发生感染 则需充分引流。浅Ⅱ°烧伤创面包扎后 若无不良情况 可保持10~14日首次更换敷料。深Ⅱ°或Ⅲ°的创面包扎后 3~4日应更换敷料 以观察其变化 或需作痂皮 焦痂处理。温度高的环境内不适用大面积的包扎。
(2)头面 颈部和会阴的创面宜用暴露法。大面积创面也应用暴露法。所用的床单 治疗巾 罩布等皆需经过灭菌处理 病室空间应尽量少菌 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。在渗出期 创面上可用药物(制菌 收敛) 定时以棉球吸去过多的分泌物 以减少细菌繁殖 避免形成厚痂。创面尽可能不受压或减少受压 为此要定时翻身或用气垫床等。在痂皮或焦痂形成前 后 都要注意其深部有无感染化脓 除了观察体温 白细胞等变化 必要时可用粗针穿刺或稍剪开痂壳观察。
(3)全身多处烧伤可用包扎和暴露相结合的方法。
4 去痂深度烧伤的创面自然愈合的过程缓慢 甚或不能自?。在创面未愈期间 不但病人痛苦 体质消耗 而且感染可扩展或发生其他并发症。这类创面自然愈合后形成瘢痕或瘢痕增生症(瘢痕疙瘩) 可造成畸形和功能障碍。为此 应积极处理 使创面早日愈合。原则上 深度烧伤宜用暴露疗效 在48~72小时内开始手术切痂和植皮。面积愈大 愈应采取积极措施 尽可能及早去除痂壳 植皮覆盖创面。
(1) 手术切痂和削痂切痂主要用于Ⅲ°烧伤 平面应达深筋膜(颜面和手背处应稍浅)。若深部组织已失活 一并切除。创面彻底止血后 尽可能立即植皮。削痂主要用于深Ⅱ°烧伤 削去坏死组织 使成新鲜或基本新鲜的创面 然后植皮。在手 关节等部位的深Ⅱ°烧伤 为了早日恢复功能 也可用切痂法。此类手术出血较多 在肢体上可用止血带以减少出血 术前应准备足够的输血。切痂和削痂均要辨明坏死组织层次 否则影响植皮成功等。
(2) 脱痂先保持痂皮表面干燥 尽可能预防痂下感染。等痂下组织自溶 痂壳与基底分离时(约2周以后) 剪去痂壳。创面为肉芽组织 并常有程度不等的感染。用药液湿敷 浸洗等方法 控制感染和使肉芽组织生长良好。创面肉芽无脓性物 色泽新鲜 无水肿 触之渗出鲜血 即可植皮。此法是逐步去痂 称为蚕蚀脱痂法。为了减轻感染和加速痂皮分离 可在创面施用药物如抗生素 蛋白酶或中药制剂等 但尚未取得成熟的经验。脱痂法较切痂 削痂法简便 但难免感染和延长治疗时间 故不宜作为首选的去痂方法。
5 植皮目的是使创面早日愈合 从而可减少烧伤的并发症 利于功能恢复。所用的自体皮为中厚或薄层 制成大张网状 小片邮票状或粒状;导体皮取自新钱尸体(非传染 感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等致死者) 新鲜使用或深低温保存待用;异种皮多取自小猪。自体皮移植成活后 其周缘上皮可生长。异体皮和异种皮在创面上移植成活后终将溶解 故适用于自体皮片不足时 用自体 异体皮相间移植法 在异体皮溶解过程中 自体皮生长伸展覆盖创面。历来 自体皮常取自大腿和腹部;现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时选用头皮 头皮真皮层较厚且血循环良好 可供重复取薄皮而不致影响本身功能。
大面积烧伤创面植皮所需的皮源常不足。故中国外学者均致力于人工皮研制。原材料为硅胶 胶原等 如中国的人工皮41型 T41型 南京Ⅱ号等 对切痂后创面起保护作用。另一新技术是取自体皮作培养 增容后用以代替先期移植的异体皮。
6 感染创面的处理感染不仅侵蚀组织阻碍创面愈合 而且可导致脓毒血症和其他并发症 必须认真处理以消除致病菌 促进组织新生。
创面脓性分泌物 选用湿敷 半暴露法(薄层药液纱布覆盖)或浸浴法等去除 勿使形成脓痂。要使感染创面生长新鲜的肉芽组织(有一定的防卫作用) 以利植皮或自行愈合。
创面用药:①一般的化脓菌(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等)感染 可用呋喃西林 新洁尔灭 洗必泰 优锁儿等 或黄连 虎杖 四季青 大黄等 制成药液纱布湿敷或浸洗。②绿脓杆菌感染时 创面有绿色脓液 肉芽组织和创缘上皮受侵蚀 坏死组织增多等改变 应作细菌学检查。可用乙酸 苯氧乙醇 磺胺灭脓 磺胺嘧啶银等湿敷或霜剂涂布。③真菌感染(白色念珠菌 状菌 毛霉菌等)发生于使用广谱抗生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重症病人 创面较灰暗 有霉斑或颗粒 肉芽水肿苍白 敷料民也可有霉斑 作真菌检查可确定。创面选用大蒜液 碘甘油 制霉菌素 三苯甲咪唑(clotrimazol)等;同时须停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。
较大的创面感染基本控制后 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应及时植皮促使创面愈合。
四 全身治疗
? ? ? 中度以上烧伤引起明显的全身反应 早期即可发生休克等。因此必须在伤后重视全身治疗 已有休克等危象者更应在处理创面前先着手治疗。